這2日,張律師陸續收到朋友傳來的以下截圖畫面,更不忘附上自己的看法,
但,等等…. 人家只是「減資彌補虧損」後再「增資」,並沒有要解散清算呀,怎麼會是「壁紙化….」,不由得想起楊世光先生對現在財經記者的評價….
「減資彌補虧損」就是把「資本」拿來彌補掉「虧損」,這樣財報上的股東權益部分就不會出現「累積虧損」這個醜醜的會計科目~
公司當然可以不要減資彌補虧損,靠未來每年的「獲利」來彌補虧損,依公司法規定,在有「累積虧損」情況下,是不可以發放股利的,在後續年度的獲利還沒有彌補掉「累積虧損」前,財報會一直出現「累計虧損」這個醜醜的會計科目,公司公告2022年上半年度稅後淨損240億元啊~~~~~
更何況,新聞報導也說公司要再增資,並沒有說要進行解散清算,換言之,公司是要繼續經營的~!
說「壁紙化」顯然是誤會了…. 聳動的標題總是能引起大於的關注,但這樣譁眾取寵,好嗎?
「律師」是一高度專業及與時俱進的工作,難道上上節目就是「名律師」? 著實令人不解現今的亂象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