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高法院 110 年台上字第 1088 號民事判決

按當事人訂定之契約,究屬民法各種之債或其他法律規定之有名契約,或係法律所未規定之契約種類有所不明,致造成法規適用上之疑義時,法院應為契約之定性,俾選擇適當之法規適用,作為判斷雙方權利義務關係之依據。又民法第602 條所稱消費寄託,除寄託物為代替物得由受寄人以種類、品質、數量相同之物返還外,必以寄託物之保管為目的,並約定移轉寄託物之所有權於受寄人者始足當之查陳○○將1000萬元存入系爭帳戶,陳○○得動支使用系爭帳戶內之款項,待陳○○成年後,陳○○及其繼承人僅須返還陳○○動支所餘金額,為原審所是認。果爾, 則陳○○等人抗辯陳○○實係贈與之意匯予陳○○系爭款項,是否毫無可取?非無研求餘地。倘陳○○匯予陳○○款項,陳○○得自由使用,於該存入原因關係終了時,復無須返還原始存入之等額金錢,則是否能認陳○○係基於保管目的而依消費寄託關係持有該款項?亦滋疑義。乃原審未遑詳予推闡陳○○與陳○○約定之契約及該約款之性質為何? 俾選擇適用適當之法規以解決兩造間糾紛,遽依消費寄託法律關係,認陳○○等人應各給付27萬3853元本息,已有未合。原審得否以消費寄託法律關係作為判斷兩造權利義務關係之依據,既尚待釐清,則陳○○是否得請求陳○○等人為給付部分,本院自無從為法律上判斷。兩造上訴論旨,各自指摘原判決於己不利之部分違背法令, 求予廢棄,非無理由。

註1:本文係參考台灣創新法律協會彙整之實務判決。

註2:判決全文參https://law.judicial.gov.tw/EXPORTFILE/reformat.aspx?type=JD&id=TPSV%2c110%2c%e5%8f%b0%e4%b8%8a%2c1088%2c20210429%2c1&lawpara=&ispdf=0